hthcom下载

防爆配电箱系列

年营收835亿元!又一照企IPO过会主营防爆灯具……

时间: 2024-02-24 13:23:23 |   作者: 防爆配电箱系列

  6月2日,正在闯关上交所主板IPO的新黎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新黎明”)首发上会并获通过。

  据招股说明书显示,新黎明本次拟发行不超过4559.40万股,不低于这次发行后总股本的25%;拟募集资金5.58亿元,用于“新建防爆电器、防爆灯具等产品及研发检测中心项目”“新建智能防爆电器、智能防爆灯具研发和产业化中心项目”及“补充流动资金”。

  2020年—2022年,新黎明营业收入分别是6.37亿元、7.19亿元、8.35亿元,归属于母企业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8048.13万元、9370.05万元、1.16亿元。2023年第一季度,新黎明实现营业收入1.51亿元,同比增长16.65%;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0.28万元,同比增长30.47%。

  谈及“2023年第一季度业绩增长的原因”,新黎明表示,根本原因为公司基本的产品市场需求旺盛,销量增长。总利润、净利润、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等各项利润数据均增长较多:一方面,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,且产品毛利率有所回升导致毛利增长更多;另一方面,部分期间费用支出较为刚性,增长幅度低于营业收入增长幅度,导致利润增长更多。

  资料显示,新黎明成立于2011年,控制股权的人、实控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振晓,主要是做厂用防爆电器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基本的产品包括防爆电器、防爆灯具、防爆管件、三防产品及智能防爆设备等类别,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、新能源/新材料、粮食酿酒、生物医药等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与领域。

  据悉,新黎明防爆灯具主要产品有防爆LED照明灯、防爆荧光灯、防爆LED管廊照明灯、防爆应急照明灯等。2020年—2022年,新黎明防爆灯具营业收入分别是1.49亿元、1.57亿元、1.75亿元,分别占总营收的23.43%、21.94%、21.04%。

  此外,2020年—2022年,新黎明防爆灯具单价分别为538.55元、541.04元、576.06元,销量分别为27.61万件(套)、28.95万件(套)、30.30万件(套)。新黎明表示,2022年,防爆灯具收入增长大多数来源于于平均单价上升,一方面,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导致成本上升、单价相应上升;另一方面系产品结构变动所致,单价较高的防爆路灯、高杆灯等大型产品销量及其占比上升,导致防爆灯具平均单价有所上升。

  据介绍,新黎明产品营销售卖模式以业务发展商协助销售为主。业务发展商协助销售是指公司以支付业务费的方式,选定特定主体作为业务发展商,在公司制定的业务流程和内部管控程序内、在公司的指导和规范下,进行市场拓展、业务开发、客户维护,并与公司形成正式、长期的合作发展关系的业务模式。

  截至2022年年末,新黎明有156家业务发展商、90家经销商,基本实现了对境内所有省、自治区与直辖市市场的全覆盖。

  业务发展商制度是新黎明业务持续经营的重要基石。在业务发展商协助销售模式之下,新黎明指出,2020年—2022年,公司业务发展商协助出售的收益分别为5.29亿元、5.99亿元、7.24亿元,占主要经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3.29%、83.88%、87.22%,占比较高。同时,新黎明每年产生的业务费较高,2020年—2022年分别为1.82亿元、2亿元、2.08亿元,成为销售费用最主要的构成部分。

  值得关注的是,近年来,随着下游市场需求一直增长、防爆电器行业产能扩张、原有企业的成长和新兴企业的进入,防爆电器市场面临竞争加剧的风险。2020年—2022年,受市场之间的竞争加剧的影响,新黎明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是54.48%、53.41%、49.90%,有所下滑。

  对于“未来发展”,新黎明从产品布局、研究开发、市场拓展、人才管理、企业治理五大方面制定了规划:

  在产品布局方面,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防爆电器、防爆灯具、防爆管件、三防产品、智能防爆设备等主要类型产品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; 在研究开发方面, 不断进行技术创新、加强技术储备,围绕核心业务开展研发工作,加强与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,充分的发挥研究开发“压舱石”的作用; 在市场拓展方面, 公司将继续实施大客户战略,以现有核心客户为基础,逐步扩大在下业优质客户中的市场占有率; 在人才管理方面, 公司将进一步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,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,优化整体人才结构,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潜力; 在企业治理方面, 公司将逐步加强管理创新,努力将公司打造成面向未来、面向国际的防爆产品系统供应商、服务商,成为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、智能产品为重点的创新型、服务型企业。

  新黎明表示,将以“做产品卓越的一流企业,守卫人类生命财产安全”为使命,在现存业务模式、技术积累、客户资源和内部管理的基础上,全方面提升公司在产品布局、研究开发、市场拓展、人才管理等多个角度的综合竞争力,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背景、国家战略,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宏伟征程。